目前分類:攝影器材與故事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回我在部落格聊到高級輕便相機,已經是2012年的事了。這次要聊的是另一台我很喜愛的相機,Minolta TC-1。


        「Nikon是穩固的科技,Canon是速度的科技,Minolta是創新的科技,Pentax是人文的科技。」這段話不知起源自哪個攝影論壇,但是具體描述出日本四大底片相機大廠的特色。


        在我高中接手父親的Nikon FM2開始攝影(詳見 相機介紹(1) — 穩固的機械銘機:Nikon FM2),到後來自己買了第一套Pentax系統,四大日本系統裡唯一我沒用過的就是Minolta系統。但是在我讀大學時,有位王同學倒是十分著迷於Minolta的單眼相機系統。Minolta電子對焦系統強大、鏡頭群多,是第一台在135單眼反光相機裝配電子自動對焦系統(AF)的廠牌,感覺跟Canon可以一爭短長;但我倒是從沒使用過Minolta 單眼系統。


        這次我要分享的,是我唯一擁有的一台Minolta相機,卻是她唯一出產過的頂級輕便相機,Minolta TC-1。


        沉迷攝影的人往往不會只有一台相機。玩過一段期間之後就會想各種武器都來幾樣,讓不同場合都會有趁手兵器。最初我是學習單眼相機系統,後來迷上了雙眼相機。以前貪多時,我出一趟門會帶兩三顆鏡頭以滿足各種拍攝條件;有段時間又覺得其實頂級輕便相機拍起來一點都不遜色,而且體積輕巧、可以專心構圖。也因此後來我又專注於頂級輕便相機。


        根據紀錄,這台相機於1996年2月推出,在我剛認識它時是在攝影論壇見到網友貼圖,另一則是它的體積極小,正面尺寸類似名片或信用卡(85.60 x 53.98 mm),厚度約3cm;且其從發布到2005年1月,一直保持了使用35mm膠片的最小相機記錄。


        究其命名,TC-1之意為『The camera one』,不難想見Minolta在這波高級輕便相機的市場上不缺席的決心,以及高端技術的展現,希望做到No 1。


圖:Minolta TC-1 正面

Minolta TC-1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小的時候,爺爺的櫥窗裡擺著一台老相機,就是我們會用懷舊眼光去看的「古董相機」。爺爺並不愛攝影,所以我無從得知他的攝影技術;我所真正近距離接觸到的第一部相機,是父親的Pentax spomatic。


        但是我從高中開始接觸相機近二十餘年,手邊的每台相機都有它的故事,這也就是我想要在部落格介紹他們的由來、以及帶給我的回憶。


        講到Rollei(祿萊),是家德國光學相機大廠,知名度比起Leica、Zeiss 毫不遜色。Rollei 這家公司產品線非常的長,但他也經歷過許多次的破產與重組。他作中型相機6x6(用120底片),手動與電子都有;他也作135 相機、甚至有搭配技術相機的中片幅相機、專業測量用相機、幻燈機、數位機背等等。但是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創造了經典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Two-Lens Reflex, 簡稱TLR),也就是讓我著迷,值得為他著文介紹的Rolleiflex。

 

Rollei 的歷史


        這故事從1920年開始,來自德國Voigtlander相機廠的工程師Reinholf Heidecke,與朋友Paul Franke合作,兩人在德國Braunschweig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小工廠,工廠名字就取兩人
姓氏
“Franke & Heidecke"。1928年,兩人成功研發出純機械,使用6x6底片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Two-Lens Reflex, TLR),取名為『Rolleiflex』,並在隔年量產發售。 


        最初Rolleiflex使用的鏡頭是Zeiss tessar 75mm/f4.5,後來加上捲把手與上快門,成為一台頂級的相機。在那個年代但眼相機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的時候,雙眼相機被認為是最能接近「所見即所得」影像。特別是Rolleiflex 堅持採用全世界最棒的Zeiss(蔡司)與 Schneider(信乃達)鏡頭,甚至有些機型還特地用兩個不同鏡頭版本。此外,Rollei也發展了全系列包括廣角、望遠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


        在1940-1950 年代,是雙鏡頭反射式相機的黃金時代,也是Rollei 如日中天的時代。無論是職業攝影師或業餘玩家,人人都以擁有一台Rolleiflex TLR 為榮。甚至其他歐美品牌、日本相機大廠、甚至中國海鷗公司等等都推出了模仿TLR結構的相機。當然,中國海鷗可能只值台幣幾千元,但機身品質與鏡頭素質最頂尖的,還是非Rolleiflex莫屬了。


        但是,雙鏡頭反射式相機並不是最方便的相機。他的輕便耐用是建構在結構簡單的基礎上,機動性強,畫質完美;他無法更換鏡頭,擴展性也不夠。在1950 年代,瑞典的Hasselblad(哈蘇)首先推出了可換鏡頭、取景器與後背的120 單眼反光相機500系列,結構便是我們所熟知的Single-Lens Reflex( SLR)。隨著素質穩定,可換鏡頭的彈性,且均採用蔡司鏡頭,很快讓許多職業攝影師與中片幅玩家跳槽。雖然Rolleiflex 也推出廣角、望遠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Rolleiflex Wide、Rolleiflex Tele 等等,甚至於1966年也推出可換鏡頭中片幅單眼相機SL66等等,但並沒有撼動哈蘇的地位。如果要用中型相機,大家心目中第一名是選哈蘇,因為純機械功能穩定,機身堅固無比,可耐惡劣環境,連阿波羅都帶它上月球而一戰成名,那張從太空拍地球的照片就是哈蘇拍的,因此哈蘇有瑞典國寶之美稱(另一國寶是Volvo汽車)。


        此外,日本相機大廠Fuji、Pentax、Contax、Mamiya等也推出各式純機械或電子化的中型相機(有SLR或RF可選),且涵蓋各種片幅。來自日本的平價相機的衝擊(相較於德國相機的價位),更讓Rollei 節節敗退。


        1970
年代是德國相機最不景氣的年代。百年大廠福倫達(Voigtlander)瀕臨破產,Rollei 也改到新加坡設廠以降低成本,並跨足生產135 相機。當時推出的Rollei 35是全世界最小的相機,非常經典,撐起當時大片江山。但產品線長、市場認同度不足,讓Rollei不幸仍於1981 年關閉新加坡工廠並宣布破產。


        後來二三十年間,這家公司數度易主,但仍保有強大的光學技術,有趣的是它的員工並不多。1987 年,Rollei放棄了平價相機市場,重新轉向高精密製造的專業相機市場,並重新生產120 相機,特別是Rolleiflex TLR,這款就是代表性的2.8GX。
而生產最久的,最讓Rolleiflex 迷收藏的,是前一代的Rolleiflex 2.8F。


        此外在1980 年代之後因應市場走向,Rollei 也向哈蘇反攻,在1988年起推出了6008系列,把120相機全面電子化,結合可靠的電子技術與135 相機SLR的設計概念,加上仍持續由蔡司與信乃達提供鏡頭,終於在120市場上扳回一城。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5
底片機拍攝的高寬比例是2:3(24mm x 36mm),已經是約定俗成的比例,連現在數位相機也不例外。然而,最接近人眼視覺比例的,其實是左右較寬而上下較窄的比例。也就是說,當人眼注視正前方時,其實雙眼對左右橫向的視野是比上下方要寬廣的。


        另外,人眼看事物時,潛意識習慣由左而右掃描,而看直立的物體則會由下往上掃描,由近而遠凝視。這也成了攝影師構圖時考量的原則,希望讓觀眾注視在他想強調的重點。


        有鑑於此,在中型相機裡出現了各種比例的相機,除了常見的66、67、68相機外,如69相機(6:9=2:3,只是原本135相機的放大版);另外有較寬景的612(6:12=1:2)、615(6:15=1:2.5)、617(6:17=1:2.8)等等。就連電視的9:16 也是高寬比大於2:3,電影院螢幕的比例甚至越長。這樣的構圖很接近肉眼所見,特別適合風景,而且讓人有一種穩固感;而直立構圖時則特別能凸顯其高聳,或是遠近的相關聯性。


        底片越大則通常放大後效果越佳,尤其適用於風景攝影。然而中型相機普遍較笨重,除非是專門風景攝影者,否則多半力求輕便,不會刻意扛著中型相機跋山涉水;更別提一般旅遊攝影為主的玩家了。於是哈蘇(Hasselblad)在1998年石破天驚的推出第一台由135底片片幅的寬幅相機 xpan。


圖:哈蘇xpan

哈蘇xpan  

圖:哈蘇xpan  從後面快門簾  可以見到寬幅的比例 1: 2.7

哈蘇xpan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前面文章講到,在單眼相機、雙眼相機發展蓬勃的年代,仍然有幾家相機廠商開發出了數台高階輕便相機。原因無他,許多高手拍照不一定需要一直換鏡頭,假使能兼具輕便與畫質(如街頭攝影),那可比帶著龐然大物走在街上低調得多。再者若能把頂尖畫質塞在小鏡頭上,盡量把相機體積作小,那也是光學大廠對自身實力的一種展示。


        例如前文我所描述的Contax T3便是箇中翹楚 (見 相機介紹(6) — 蔡司頂級輕便相機 Contax T3 )。近十年來底片機玩家之間泛稱的高階輕便相機『四大天王』分別是Contax T3、Leica CM、Minolta TC-1、以及Ricoh GR1V,兼具高畫質與體積小(重量輕)的特質;大陸攝影名評論家趙嘉甚至認為Contax T3與Leica CM這兩台是一生最值得擁有的輕便攝影利器。當然每台的精密程度、操作手感、拍攝品質各有所好,我這篇要介紹的是一台本來我沒想要買,也不在四大天王之列,但最後還是忍不住下手收藏的銘機Nikon 28Ti。


        自從Contax 於1990年推出了T(T3的第一代)而廣受好評後,各家大廠發現原來鏡頭素質與機身質感可以達到均衡點,於是接下來的十餘年間精銳盡出,Nikon 也於1993年推出了35Ti、以及1994 年的28Ti,顧名思義鏡頭焦段各是35mm與28mm;而機身35Ti是鈦灰金色,28Ti是黑色。


圖:Nikon 28Ti 外觀

Nikon 28Ti    


        講到Nikon 的光學歷史,那可真是洋洋灑灑。經典單眼相機FM2 就是許多初學者共同的回憶 (我初入攝影也是用Nikon的,見舊文 相機介紹(1) — 穩固的機械工藝:Nikon FM2 )。說實話Nikon 相機雖然引我入門,但在陸續使用過Pentax 、Leica、Contax、Rollei等等鏡頭品牌後,其實Nikon 鏡頭色調普遍反差大的表現並不是我所鍾愛的類型。特別是我拍了幾年後,主題逐漸以家人朋友聚會活動照、甚至人像攝影為導向時,Nikon 就不太合我的胃口,後來就幾乎沒再用FM2了。


        原本我並不考慮再買Nikon 的輕便相機,原因如前。然而就在第一次看見28Ti的外觀時改觀,好古典的一台相機!它也是由鈦合金製成,但拿在手上不如Contax T3的質感,反而有點塑膠;體積也較T3或TC-1稍大,大到勉強可以放在外套口袋而已(T3與TC-1我還可以塞在西裝褲袋),在隨身機裡算是個頭大的,不過大也表示可以拿得穩,減少按快門時晃動機會。


        正上方的功能鍵(我姑且稱之為『航海儀表板』)是由SEIKO公司提供,把光圈、底片張數、曝光補償等等訊息都用指針顯示,跟其他品牌用液晶顯示的大異其趣!我可以保證,第一眼見到它就讓人想要擁有! 於是在那幾年間,我還是去買了28Ti。


圖:這台相機中,讓我著迷的儀表板
             左半邊圓弧型代表的是對焦距離、右半邊是光圈、中間上方拍攝張數、下方是曝光補償 

Nikon 28Ti  

  
        挑28Ti 而非35Ti的原因純粹是因為焦段考量,不想跟T3的35mm重複。網路上有人談到Nikon 35Ti時的閃光燈功能鍵設計不良,簡單來說,閃光燈功能分成三選項:「強制閃光(就算光線足夠也閃光、當作補光)」、「自動(判斷光線不足時,該補光就會閃)」、以及「強制不閃(無論如何都用現場光拍攝)」,而35Ti在這方面操控較麻煩;隔年的28Ti在這方面做了改進,要切換到「強制不閃」時較簡單。


       這顆 28mm/f2.8透視感不錯,但開大光圈時總會有些微暗角,這幾乎是廣角鏡頭的通病,但我認為可以忽略。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如果我只能擁有一台頂級輕便的底片相機,我想我會選擇Contax T3。


        我共有四台輕便相機。在我部落格裏介紹的輕便相機,都被稱為『高階輕便相機』,泛指輕巧易攜帶但鏡頭素質高,畫質不輸給單眼或雙眼相機的機種,跟十餘年前市場蓬勃時的一大票變焦傻瓜相機更是不能相提並論。這類相機在英文裡俗稱P & S(point and shoot)相機。特點是開機快、自動對焦、操作簡易,所以開了就拍,很適合街頭攝影。


        以前逛博漢區,幾年下來也幫同事們跟熟識店家買了超過二十台的傻瓜相機。在我的印象中,架子上Nikon、Canon、Olympus、Pentax、Minolta等等日系品牌的傻瓜相機讓人眼花撩亂,型號差別只是焦段不同而已,弟弟還擁有一台Pentax Epsio120呢 (焦段38mm-120mm)。那時只知道較棒的相機都是選「可換鏡頭的單眼相機」,根本不曉得居然有輕便相機也能具備高畫質。


        Contax 應該是全世界產品線最長的相機品牌了。從35mm底片相機(輕便相機、單眼、雙眼)到120 中型相機都有,幾乎是蔡司在日本的品牌了。其中T系列定位是輕便相機,最早的Contax    T可以回溯到1984年、以及大賣之後於1990年推出T2,這兩台相機都賣得很好,所以在2000年又推出T3但我約末是2002-2003年附近才注意到它。開始逛攝影家手札網站後,增長了些見識,知道原來有幾台相機是輕巧卻定焦,甚至評價可以打敗一票日本定焦鏡頭,在偶然機會下才開始注意這台Contax T3。單眼相機可換鏡頭雖然方便,但是總不會每次都帶許多鏡頭出門,這點我感受很深。


        那時期我已經幾乎全用定焦鏡了,變焦鏡只有幫同事拍婚禮才會攜帶;但是早期仍會貪心的帶一機三鏡出門,後來變成只帶兩鏡,但常常大多數時候都只用一鏡。「我真的會在婚禮過程中一直變換鏡頭嗎?」後來的體悟是,我希望只用一個鏡頭(焦段),固定培養那個視角的觀察力,站在現場就可以想像得到我大概能拍到多少範圍,也就是不再追求擴充性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焦段都要補全才安心)。而這台T3焦段是35mm,雖然我的RF相機裡Leica M7Contax G2也都有35mm,但用途不同。所以最後就買了一台銀色的T3


圖:我的銀色Contax T3
        Leica d-lux 3攝

Contax T3 銀機  

圖:T3 右側的功能轉盤

Contax T3 銀機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一篇講到Leica,那就不能不提到蔡司(Zeiss)。全世界沒有一家光學廠商有蔡司這樣廣泛的生產線,以及綜合生產能力。除了攝影器材外,天文望遠鏡、醫學製造業、我大學時用的顯微鏡、眼鏡、甚至半導體、雷射藝術等等都是業界翹楚。他不但自己做相機與鏡頭,也幫其他廠牌設計鏡頭,像哈蘇(hasselblad)與祿萊(Rollei)的成功,蔡司功不可沒。


        在此大略講一下蔡司的歷史。他是創辦人Carl Zeiss1846年於德國創立的機械光學廠,憑藉優異的設計能力,跨越上述的諸多領域。然而二次世界大戰是德國光學領域的浩劫,除了許多光壆大場削滅之外,蔡司主要技術人員移到西德(就是一般人講「西德蔡司」),也就是現在的正宗;而有些人則留在東德或被擄到蘇聯去,那時產出的鏡頭俗稱「東德蔡司」(Zeiss Jana)。十餘年前聽同事說去東歐旅遊,常常可以在路邊攤或是老相機店撿便宜買到一些畫質佳的相機(當地人或許因不識貨或貧窮而賤價售出),多半都是東德的作品。


        至於我今天要提的另一套相機是Contax G2Contax是蔡司的子品牌,專門從事相機製作,所有較新的技術都在這品牌上呈現。二次大戰時蔡司一分為二,Contax歸西德蔡司所有。然而二次大戰後日本相機各品牌(檯面上你想得到的大廠) 百家爭鳴,導致德國本土生產的Contax價格過高而失去競爭力,所以蔡司與日本公司Yashica(雅西卡)合作,蔡司專做鏡頭,而Contax機身就讓Yashica代工,機身造型則交給德國保時捷設計。


        後來1983年日本京瓷公司把Yashica併吞,才讓Contax又有更多的系統面市,而蔡司在光學設計上的不斷支援也讓這個被俗稱為日本蔡司的品牌持續發光。除了單眼系統外,G系列的連動測距相機、T系列的輕便相機、甚至Contax 645N中型相機等等都各有擁護者。


        在十年前我仍在用Pentax時,壓根兒沒聽說過Contax系統,也沒真正擁有過一顆蔡司鏡頭。當時是因為考過專科執照,參加了北區Pentax攝影同好會而結識一干各行各業朋友,大家背景不同,相機也多半不僅於Pentax一套(像我當時就還用Nikon FM2Leica M7);我對於一些中型相機與其他品牌的概念,多半是學習自那兩年間、每個月一次的聚會。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Leica 是少數發展SLR相機(單眼,代號為R系統)與RF相機(雙眼,range finder;測距連動相機。代號為M系統)兩種不同系統相機的公司。不同於蔡司朝多元化發展(顯微鏡、太空望遠鏡、還有中型相機)Leica是少數專注於135相機,而且要做就做最好的。當初我會選擇M系統,是因為135SLR我已經擁有Nikon FM2Pentax MZ-3了;前者純手動、後者可以全自動。許多人說RF系統可以更利於街頭攝影,這對我是很大的誘因;但是也有不少人說疊影對焦並不好用,而且日本相機已經都自動化的情形,要用貴很多的錢來玩純手動相機真是太冒風險了。但我覺得許多東西學就會,而且街頭隨手拍是我很感興趣的題材。儘管市面上還有一些其他的RF系統如ConicaHexar,福倫達的Bessa系列、蔡斯自己另外也有Zeiss Ikon、Contax 也出了G2,我還是在考慮一年多後決定直接投身RF最代表性的Leica M7。沒辦法!光機身就是一種工藝啊!


        當我剛把M7抱回家時,那種滿足真是無法形容。比較難接受的是裝底片真的很費工,相較於我其他台相機的自動機身麻煩得多。至於疊影對焦,其實和Nikon的裂像對焦有點類似,對我來說並不會太困難。RF的對焦系統雖然得手動,但更精準,不會如電子SLR容易受到光線微弱(特別是夜間)的誤判;我對自己能如此快速對焦而興奮不已。


圖:RF對焦設計,很精準,但近拍會有視差 (翻攝自日本雜誌)

Leica RF 


        而取景框更是和SLR不同的思維(見附圖)SLR是所見即所得,裝上廣角、望遠鏡頭,觀景窗看到的就是拍得到的。RF則不然,觀景窗永遠明亮,而是在裝上不同焦段時會切換到不同框線,框線內側就是拍到的範圍。這樣做的好處是,你可以看見畫面外的動態,而且迅速移動機身來構圖。明顯的差異是我以前用SLR拍婚禮時,常常構好圖後,在按快門瞬間卻伸進來一隻手或擠進一個頭,那是難以發現的;但用RF時,你可以看到框線外的動態,就如拿著一個畫框在眼前比劃,隨時框好了範圍就按快門,所以比較不會拍到意料之外的畫面。我很享受這樣的拍攝,更隨興而減少誤差。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在開始本文前,我必須重申這不是一篇對Leica歌功頌德的文章。Leica 的光學成就無庸置疑,但對於他的相機不是每個人都用得習慣。我只是敘述我個人選擇這台M7的淵源,以及使用他的喜悅。


        其實從高中開始攝影以來,便曾從父親口中聽過
Leica這個名詞,但連他是圓是扁都不知道。而大學第一台用的是Nikon FM2(見前文),真正第一次看過Leica M機,是一位長得圓圓胖胖、每年固定要花一星期騎機車去環島的同學。我和他一起加入攝影社,大家都叫他的綽號『大蕃薯』。較年輕的讀者,沒看過卡通老夫子的,請自行google一下。


        他本來有三套相機,
Nikon FM2Canon 的型號我記不得了、以及一套Minolta相機,這樣的裝備在大學時代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他拍的主題多傾向於社會寫實,或是幾近於報導攝影的題材。照片內容如台中的垃圾場與工人,苗栗某小鎮的理髮店,或是全台寺廟的廟會、甚至中正紀念堂的集會抗議等等。每年他都環島一周,然後將花東地區原住民部落小孩的照片,在隔年帶去送他們。這在循規蹈矩讀大學才開始學騎機車的我,既羨慕他有勇氣去環島,又驚異於他的拍攝題材之廣。


        有一次他的
MinoltaCanon兩台相機放在機車後座,然後連車都被偷走了;於是他一氣之下去買了台Leica M6。我沒摸過這台相機,但是看過他拍的照片。如果配上不錯的沖洗師傅,那效果真是沒話說。他自己說,後來他就少用Nikon拍了。那時聽說Leica的天價,我連想都不敢想,畢竟當時對攝影還沒那樣熱衷。而真正會讓我心癢的是在工作之後,有一次幫他整理黑白照片開始。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前一篇文章說到,我最早踏入攝影是用Nikon,而它也是很多人接觸攝影的第一選擇。後來我開始幫同學拍婚禮,因為FM2要手動對焦太慢,而且我需要強大的閃燈,因此用了一段時間的Nikon F90x。直到今日來說它都是好相機,旗艦機F5、F100之後就是它了;唯一缺點是太重,一場婚禮拍下來三四個小時,脖子快斷掉。於是我開始尋覓輕巧而又功能兼備的相機。


        在我準備考專科醫師那年,在台北FNAC (那時還在環亞百貨樓下)展出Pentax系列相機,其中幾顆星鏡吸引了我的目光,特別是銀色鏡頭 (見下圖)。前文說到Pentax 相機是父親年輕時的選擇,而它的色調溫潤,拍人也非常耐看,所以心頭浮現了一股想轉換系統的念頭。我暗想,等我考過了專科,就想把它帶回家!


        Pentax的發展歷史悠久,而且跨及135相機與中片幅包括645、67等等相機。它的好處是鏡頭由上往下可以相容,所以日本許多風景攝影大師如竹內敏信都喜歡用Pentax相機來創作。但我選擇它的初衷卻是單純由於一股情感,以及鏡頭的小巧質感。一樣是135自動對焦相機,Pentax MZ-3的等級並不能與Nikon F90x相抗衡,頂多只能與F80一樣算是中級機。它的對焦連拍不夠快,鏡頭群也不如Nikon或Canon等廠牌有些諸如大三元等等著名的焦段,但是該有的全自動、半自動(光圈先決、快門先決)、純手動、曝光補償等等都有,性能不是問題。在拍婚禮時,我為它的輕巧感到驚艷。


        許多時候我們著迷於高速連拍功能與大光圈砲管鏡頭,但那增加了機身的重量,在大半的場合並不會用到那些功能。這樣的中階機,對於我的拍攝主題來說已經夠用,所以後來我的Nikon F90x轉手讓父親使用。


圖:Pentax MZ-3 + 24-90mm

Pentax MZ-3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Nikon相機在攝影發展史上,是耳熟能詳的廠牌,許多機型在各時代都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而我今日所要講的FM2,則是其中相當經典的一台。

 
        過去的Nikon 最讓人注目的莫過於F系列。以前高中同學就有一台父執輩留下的F2。F系列涵蓋了Nikon所有當代的頂尖功能,而且每隔一個十年 (例如說八零年代、九零年代)才出一台,每一台就是一次功能的大躍進。我在大學時期從同學手中接觸到的是F5,就是當時(1990-2000年代)最頂級的一台;無論連拍速度、防水、對焦測光等等功能都是上上之選,當然價格也居所有Nikon之冠。


        但是我回過頭來要聊的是手上這台入門的FM2。它是一台單眼反光相機 (SLR;為Single Len Reflex的縮寫)。Nikon自1982年起生產這台機型,目的是為了做一台較小、且可以涵蓋當時功能的機械相機。完全純機械的操作,手動調整光圈快門,只有中央重點測光模式。至於對焦雖然需要手動,用的是裂像對焦屏,採疊影對焦,這跟測距連動相機 (RF相機;ranger finder)的對焦方式有點類似,你看著畫面中的直線物體就可以對。除非近視度數太深,不然通常可以很快對焦。除了需要電池用於測光外,其他完全不秏電。


        機身堅固之外,鈦合金的蜂巢式快門也是一大特色,聲音很清脆;而快門更是在當時各廠牌機械相機裡最快的,提升到1/4000秒。此外還可以使用自拍與重複曝光。也因為如此,這台入門機種獲得了許多攝影人士喜愛,包括專業記者。穩固的功能連到南北極等低溫環境都可以使用。


        父親在民國75年去新加坡時購入這台FM2,配上一顆36-72mm鏡頭。這並不是我家裡第一台相機,家裡最老的是一台民國 55年買的Pentax spomatic相機,年紀比我還大;反光板已經有點風化,測光系統也不能運作了。不過我還記得小時候父親用Pentax 拍我們的照片,特別是迷人的黑白照。Pentax 拍人像、肖像很有味道,所以我後來還是投向Pentax懷抱 (這是後話,在此姑且不多談,有興趣可看我下篇文章)。


圖:Nikon FM2 外觀  
配的是原廠 36-72mm鏡頭

Nikon FM2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更新於2022年)


       在小學的時候,我就是班上的風雲人物。不是為了比賽而比賽,而是喜歡學習各項才藝,學出了心得之後才被拉去比賽。尤其是作文、書法這兩樣最有興趣,在全縣比賽最常得獎。另外在擔任班長的時候,說話課(講故事)通常是全班同學按學號輪流講的。但是一旦有人準備不周,老師就會要我代講一個;而我永遠有講不完的故事,舉凡中國民間故事、歷史故事、西洋的童話故事、、、都有,我曾造冊列了兩百多個腦袋裡記得的故事名稱供大家「點菜」。所以我可以講一整節課而毫無冷場。那是我最自負的時光。


        唯一我想做卻不能如願的,大概就是繪畫了。我可以繪圖紙上精準的捕捉我要的構圖(至少我當時是這樣認為),但是卻沒法漂亮的闡述各項物事。記得有一次比賽畫校園風景,我看準了涼亭旁有柳樹、塑像、假山,真是小巧迷人的景緻,然而畫了半天,自己也覺得頗像那麼一回事,卻一點都沒受到稱讚,真是失望。


        初次看到父親攝影,是在高中,家裡那台Pentax spomatic是民國55年產的,年紀比我還大。看到父親拍的家人,眼睛都亮了 - 那色調真是舒服!!


        所以我覺得,攝影是能夠把想像的、或親眼看到的景色具體記錄下來的;我不必為了繪圖不佳而懊惱(諸多才藝少了一塊),我只要學著把構圖的敏感度發揮出來就夠了。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