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門診快結束時,有位約莫七十多歲的爺爺,由婆婆和女兒扶著走進來。爺爺可能在候診區剛跟人起了口角,嘴裡不停的碎碎唸,婆婆則是輕輕拍著肩膀安撫他。


        聽女兒說,父親以前開計程車維生,多年前陸續發生兩次中風,之後就沒再工作了。印象中從兩三年前起好像記性就不太好,最近則常常吃過飯沒多久又嚷著要吃東西;晚上不睡覺,老覺得有人在跟他說話而自言自語,甚至曾在半夜嚷嚷著說天亮了,把大家都叫起床工作;約莫半年多來脾氣變得喜怒無常,有一次還以為鄰居偷了他的車而和對方破口大罵,甚至曾懷疑兒子要謀害他;從上個月開始居然會尿床而不自知、、、。由於種種行為對家人和鄰居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輾轉帶到本院來求診。


        聽了患者的各項行為表現,初步懷疑他可能有失智症(Dementia;舊稱『老人癡呆症』)。大概問了幾個問題,發現病患認知功能並不好。而理學檢查看起來,有一些退化性的反射和多次腦中風的跡象。根據家屬描述的病史(有高血壓及腦中風紀錄、階段性的在幾年間發生腦退化現象),以及觀察到的臨床表現,推測是因為多次腦中風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而且應該已經算是中度失智症了。這類失智症通常隨著中風次數增加而快速惡化,如果沒有好好控制相關的危險因子(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等)而導致一再中風,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會逐漸失去行為能力、甚至臥床,完全需要他人照顧。
 

        在做完理學檢查後,婆婆蹲下幫爺爺穿鞋子。也許是動作不夠快,爺爺又開始發起脾氣碎碎唸。只見婆婆和顏悅色的在他耳邊說著話,爺爺很快就平靜了下來。我看到婆婆斑白的頭髮下,有著一張樸素卻溫柔的臉龐。


        我概略向家屬解釋初步診斷及處理原則。首先得排除因長期代謝異常或藥物等原因造成的失智現象,並安排神經心理學測驗及腦部電腦斷層攝影。有了初步結果後,建議將爺爺轉到失智症特別門診,去做長期追蹤治療。


        由於接下來沒有其他病人了,我好奇的問女兒,爺爺在家一向都是這樣罵婆婆嗎?家人間的互動如何呢?會這樣問,是因為失智症患者通常情緒控制不佳、行動不便,需要家人照顧和包容,但家人常因此而感到心力交瘁;就算知道應該要體諒病患,有時仍不免被病患脫序的行為弄得失去耐性而惱羞成怒,甚至搞得全家雞飛狗跳。

        臨床上聽多了失智症患者因亂跑不易看管、具攻擊性、產生幻覺胡言亂語、夜裡不睡覺大吵、、、等情況而造成家庭失和,有些患者最後被送到安養院甚至遭到家屬遺棄流浪街頭。我很想了解家屬在照顧上是否曾面臨類似的問題,需不需要我們團隊提供其他社福方面的資訊與援助。


        女兒苦笑著說:「以前年輕時,母親比較會使性子,在家喜歡唸東唸西的;父親個性溫和,為了養家在外奔波,對母親的脾氣總是不計較。自從父親的狀況逐年退化後,脾氣變得很差,現在全家反倒只有母親哄得了他。」


        我和護士對望了一眼。人家都說『夫妻感情是相欠債』,難道這真是天註定的?


        婆婆正在幫爺爺擦拭由嘴角流出的口水。聽到我們對話後,不好意思地趕緊接口說:「沒有啦~~!我想說他也照顧我三十幾年了,一直對我很好,都不會跟我吵架,現在照顧他也是應該的。」

        婆婆的表情靦腆而真摯,語氣中沒有一絲遲疑或無奈。在小小的診間裡,依稀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綿長的情意。我忽然覺得,是我太多心了。


        目送他們離開,護士忽然吐了口氣說:「以後希望自己不要變成失智症,拖累另一半」。我則取笑護士說,年輕時要對老公好一點,才不會以後老了生病沒人理喔!


        門診結束了,不過婆婆慈祥而溫柔的神情、替爺爺拍肩膀擦口水的細微動作,卻一直盤旋在我腦海裡。記得小時候有個食品廣告讓我印象深刻:一對老夫婦牽手走在路上,太太對先生說:「老伴,明天吃素喔!」簡單的畫面和對白,道盡了夫妻平淡生活中的甜蜜。

        詩經有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對智能退化的爺爺來說,後半生有婆婆無怨無悔的照顧,何其幸運!對婆婆而言,爺爺終於能夠不再到處奔波,整天陪在她身旁,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插圖: 
Pentax *istDs攝  攝於勝興車站



 


(本文原刊登於民國93年9月22日 民生報醫藥版 『白袍心聲』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