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兒子回保母家,心想該來寫篇文章了。


        從小時候我就喜愛讀書,尤其是中國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描述四維八德之類的,所以最初的夢想是與父母一樣當老師,能夠教學生、講很多故事給她們聽。到了較高年級讀了小牛頓、牛頓雜誌之類的科學叢書,又變成想當科學家,好好研究出什麼成就來。直到國中的一場大病。


        許多同事知道我在國一時罹患肌無力症,那對我是很大的打擊,幸虧幾位良醫的協助,才讓我度過低潮,甚至目前可以不必用藥;那也變成我立志要行醫的契子 (詳見舊文 我的生病故事 (1): 走過從前我的生病故事 (2): 決心與希望 、我的生病故事 (3): 當病人變成醫生 )。另一個從小困擾我的不知名病症,直到大學四年級上神經科才有了初步診斷就是癲癇症(局部單純性癲癇),發作時通常會心悸、恐懼不安、噁心,發作嚴重時會頭痛、畏寒等,卻從不會失去意識。這二十餘年來雖然規律服藥,每個月卻仍不預期會發作幾次 (多在感冒或身體不適時),雖會影響心情卻也勉強算得上是和平共處。這狀況讓我仍有毅力持續邁向習醫的路途。


        當總醫師那年無預期的急性肝炎,告訴我長期B肝帶原的穩定情勢有了變化,此後開始吃抗病毒藥。2005年一次腰痛加高燒居然被診斷出結石併發腎盂腎炎,還住院了兩星期,反映出我平日少喝水的習慣。這兩次是比較大的打擊,但也讓我在病床上省思,過去刻板的覺得自己應該堅守崗位分擔工作、就算沒什麼事也應該固定時間上班 on call、不想請長假因為回來後事情很多、、、、是否正確。於是隔年我請了十六天的假,陪父母去西藏旅遊,還拍照拍得欲罷不能,製作月曆兼辦展覽,在部落格也把滿滿的感想化為文字,多年之後依然意猶未盡。原來設法「放下工作」是如此愉快的事,難怪許多同事一有假期就安排旅行。


        在現有單位服務十餘年,做傑出研究和寫很多論文這等雄心壯志已經離我越來越遠了;雖有一說勤能補拙,但現實上自己了解「持續不上手就不會感興趣」,有些事是勉強不來的。所以我期望自己做好看診工作,用我慣有的步調和方法,把病人照顧好最重要。


        然而近一兩年來,喉嚨講話越來越費力,自己都感覺得出來;B肝的藥吃了那麼多年卻一直沒抗體,想起來也灰心;加上三不五時來攪局的癲癇,有時更會打壞我當天興緻與計畫。


        在五月底某天忽然發現血尿,雖沒發燒,仍然讓我趕緊跑去找腎臟科 — 沒感染,但結石問題又回來了!隔不到兩週,某天開會時忽然覺得聽同事講話時左耳有回音,就像放音響時窗戶會共振一樣,趕緊去看耳鼻喉科,診斷是內耳淋巴水腫,醫生解釋可能是感染或疲勞、壓力太大。但我每天壓力都差不多啊!還好聲音在治療數天後就改善了。


        前幾天看診看到下午三點多,忽然有點畏寒。我請護理師把電風扇調整方向,卻沒改善,有時覺得自己冷到講話還會顫抖,還夾雜一次癲癇。心中覺得有異,到六點多終於看完最後一位患者,穿著醫師袍去急診,並心情低落的打電話告訴老婆麗,黯然跟一堆患者坐在急診感受那種吵雜。檢查確實有發燒,以及白血球增高,但不知道感染源在哪裡(急診醫師最後傾向還是尿道炎)。如果以棒球投手來比喻,以前的住院經驗像被打一支滿貫全壘打,雖然受到重擊卻還能調整心情繼續投下去,可能只是一球失投吧;最近卻像是接連被打好幾隻安打,越投越慌,足以讓信心動搖。上次我發燒是2005年腎盂腎炎那次了耶!人生才剛打到第四局耶,是不是還有未知的強棒在後頭呢?


        如果當時有民眾拍下我在候診時的衰樣,投稿到蘋果日報,那應該會躍上頭版;然後標題可能被植為『血汗健保、醫生潦倒』。


        老婆趕回林口一邊看我打點滴,一邊擔心的說:「你是我們家的支柱,萬一出了問題,我們怎麼辦呢?」看著她挺著大肚子,想到正活潑的昊昊,心裏滿懷歉意。


        也許,我該認真審視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型態了。

 


之一:

『工作就是工作,有做就好。不要把自己累得半死。』


        這不是一句摸魚的話,是週六上班時遇到一位內科前主任告訴我的話。我們每次偶遇都交談不多,但他那天順口問我「最近好不好,看起來好像更瘦了?」我嘆了口氣,不由自主把這一週的狀況告訴他。


        他講到他當科負責人時,醫院評鑑啦、教育訓練啦、派人去外院支援啦、發展業務啦!許多事高層都要他親自盯,但有些對科裡的承諾卻未能兌現,人力不足空間少到最後都不了了之;甚至很多年前某科的主任罹患癌症,院方高層最後也只能表達關懷,除了醫療協助之外什麼也幫不上。


        所以他現下不當行政主管了,樂得輕鬆,只照顧病人,以及接他覺得對病患有幫助的臨床試驗。不再為醫院評鑑或教學問題搞得自己很累。


        我心有所感。現在看診越看越慢,一方面是醫病關係改變,患者越問越多;但何嘗不是自己「盡力解釋、滿足患者所有疑惑」的個性寫照?另外查房時若帶學生也越查越久,印象中多年前只要1-1.5小時就可查完,現在幾乎要2-2.5小時前就出發查房,講得口乾舌燥的,讓下午門診更費力。


        這或許是本性難移,但空有熱誠卻沒本錢,反而可能搞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應該是要適度修正了。


之二:

『人生還有很多的風景,要有健康才能去欣賞。工作不是唯一。』


        這是同一天下午癲癇醫學會開理監事會議後的晚宴,一位榮總醫師告訴我的。他年紀輕輕卻已貴為教授,且將接任研究所所長。我在國中罹患肌無力症時、以及醫學生實習時代就陸續認識榮總許多醫師,唯獨跟他沒交集;但每次在醫學場合他看到我的poster總不吝於稱讚(雖然我自己覺得很心虛),是位樂於鼓勵後進的前輩。


        那天他順口問我「最近好不好,看起來好像更瘦了?」我心下黯然,不由自主把這一個月的狀況告訴他。這段日子唯二比較慶幸的應該是終於掙扎的升講師了、以及太太懷了老二。


        「要不要積極追蹤,甚至找時間做更完整檢查?例如耳鳴也有可能是早期的C-P angle tumor啊!或者泌尿道結石,也得注意有更嚴重的併發症。」我苦笑以對,也感謝他的關心。


        他談到過去該院一位資深主任在退休當天辦手續時,忽然猝倒不起,就這樣與世長辭。許多人奮鬥了一輩子,聲望財富都有了,卻漏了健康,也無法與他人分享了。這時鄰桌正好有人談起最近本院也有資深醫師生病,正好相互對照。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胖不起來,是長期睡眠多夢?或者飲食失當(中午吃很趕也很少、水也喝不多)?或是藥物因素(長期吃抗癲癇藥與B肝抗病毒藥)?總之瘦歸瘦,耐力不錯這事還足堪慰藉,去了趟西藏也沒事,很多人還不敢去哩!不過最近發生的事卻讓我動搖了。


        「如果對寫論文沒心得,那就達到醫院基本門檻就好了,別壓力那麼大。發展自己喜愛的事物比較重要,那些才是跟著自己一輩子的!」「人生還有許多風景,不要只著眼在工作的評價上。」「其實許多人都有些疾病,要勤於運動,多留些時間給自己與家人。」


        聊到這裡,晚餐還剩甜點未出,只有幾位住南部的理事先離開了。這一刻,我忽然想起獨自在家照顧昊昊的老婆,忽然好想她們、、、於是我做了決定,跟大家打招呼後先離席回家了。




        我何其幸運,待在現在這環境。雖然不擅長的事物與壓力隱憂總是難解,但有體諒我身體狀況的長官與學長、以及相互支援的同仁們、更有一群熱心貼心的學弟妹們。

 
        今天我去竹林寺拜拜,許下的心願:

- 要多運動、設法多喝水。為家人及關心的朋友們保重自己健康。

- 設法讓自己不要總是在醫院耗太晚,工作能更有效率的作完。

- 臨床服務與教學部份能再調整一下方式,不要講太多話、搞得太疲勞。

- 每週六日至少能有一天陪老婆與兒子,不再貪心去參加所有活動(例如演講)

- 多抽時間跟父母相處,並關心她們身體。

- 維持每年旅遊、定期攝影的習慣。

- 繼續寫部落格文章,持續投稿報紙,並希望以後集結出書。

- 珍惜現有的人際關係,跟週遭朋友與同仁們都能相處愉快。


圖:人生還有很多路要走,很多風景要看
        2009 攝於紐西蘭  庫克山脈; Rolleiflex FW攝、 Kodak Ektar 100 負片

庫克山  冰河  

 

arrow
arrow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