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的時候,爺爺的櫥窗裡擺著一台老相機,就是我們會用懷舊眼光去看的「古董相機」。爺爺並不愛攝影,所以我無從得知他的攝影技術;我所真正近距離接觸到的第一部相機,是父親的Pentax spomatic。


        但是我從高中開始接觸相機近二十餘年,手邊的每台相機都有它的故事,這也就是我想要在部落格介紹他們的由來、以及帶給我的回憶。


        講到Rollei(祿萊),是家德國光學相機大廠,知名度比起Leica、Zeiss 毫不遜色。Rollei 這家公司產品線非常的長,但他也經歷過許多次的破產與重組。他作中型相機6x6(用120底片),手動與電子都有;他也作135 相機、甚至有搭配技術相機的中片幅相機、專業測量用相機、幻燈機、數位機背等等。但是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創造了經典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Two-Lens Reflex, 簡稱TLR),也就是讓我著迷,值得為他著文介紹的Rolleiflex。

 

Rollei 的歷史


        這故事從1920年開始,來自德國Voigtlander相機廠的工程師Reinholf Heidecke,與朋友Paul Franke合作,兩人在德國Braunschweig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小工廠,工廠名字就取兩人
姓氏
“Franke & Heidecke"。1928年,兩人成功研發出純機械,使用6x6底片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Two-Lens Reflex, TLR),取名為『Rolleiflex』,並在隔年量產發售。 


        最初Rolleiflex使用的鏡頭是Zeiss tessar 75mm/f4.5,後來加上捲把手與上快門,成為一台頂級的相機。在那個年代但眼相機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的時候,雙眼相機被認為是最能接近「所見即所得」影像。特別是Rolleiflex 堅持採用全世界最棒的Zeiss(蔡司)與 Schneider(信乃達)鏡頭,甚至有些機型還特地用兩個不同鏡頭版本。此外,Rollei也發展了全系列包括廣角、望遠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


        在1940-1950 年代,是雙鏡頭反射式相機的黃金時代,也是Rollei 如日中天的時代。無論是職業攝影師或業餘玩家,人人都以擁有一台Rolleiflex TLR 為榮。甚至其他歐美品牌、日本相機大廠、甚至中國海鷗公司等等都推出了模仿TLR結構的相機。當然,中國海鷗可能只值台幣幾千元,但機身品質與鏡頭素質最頂尖的,還是非Rolleiflex莫屬了。


        但是,雙鏡頭反射式相機並不是最方便的相機。他的輕便耐用是建構在結構簡單的基礎上,機動性強,畫質完美;他無法更換鏡頭,擴展性也不夠。在1950 年代,瑞典的Hasselblad(哈蘇)首先推出了可換鏡頭、取景器與後背的120 單眼反光相機500系列,結構便是我們所熟知的Single-Lens Reflex( SLR)。隨著素質穩定,可換鏡頭的彈性,且均採用蔡司鏡頭,很快讓許多職業攝影師與中片幅玩家跳槽。雖然Rolleiflex 也推出廣角、望遠的雙鏡頭反射式相機Rolleiflex Wide、Rolleiflex Tele 等等,甚至於1966年也推出可換鏡頭中片幅單眼相機SL66等等,但並沒有撼動哈蘇的地位。如果要用中型相機,大家心目中第一名是選哈蘇,因為純機械功能穩定,機身堅固無比,可耐惡劣環境,連阿波羅都帶它上月球而一戰成名,那張從太空拍地球的照片就是哈蘇拍的,因此哈蘇有瑞典國寶之美稱(另一國寶是Volvo汽車)。


        此外,日本相機大廠Fuji、Pentax、Contax、Mamiya等也推出各式純機械或電子化的中型相機(有SLR或RF可選),且涵蓋各種片幅。來自日本的平價相機的衝擊(相較於德國相機的價位),更讓Rollei 節節敗退。


        1970
年代是德國相機最不景氣的年代。百年大廠福倫達(Voigtlander)瀕臨破產,Rollei 也改到新加坡設廠以降低成本,並跨足生產135 相機。當時推出的Rollei 35是全世界最小的相機,非常經典,撐起當時大片江山。但產品線長、市場認同度不足,讓Rollei不幸仍於1981 年關閉新加坡工廠並宣布破產。


        後來二三十年間,這家公司數度易主,但仍保有強大的光學技術,有趣的是它的員工並不多。1987 年,Rollei放棄了平價相機市場,重新轉向高精密製造的專業相機市場,並重新生產120 相機,特別是Rolleiflex TLR,這款就是代表性的2.8GX。
而生產最久的,最讓Rolleiflex 迷收藏的,是前一代的Rolleiflex 2.8F。


        此外在1980 年代之後因應市場走向,Rollei 也向哈蘇反攻,在1988年起推出了6008系列,把120相機全面電子化,結合可靠的電子技術與135 相機SLR的設計概念,加上仍持續由蔡司與信乃達提供鏡頭,終於在120市場上扳回一城。

Rolleiflex TLR 的優缺點


        中國的趙嘉在『頂尖攝影器材』一書說過,如果要瞭解蔡司在中片幅的設計功力,可以從哈蘇用的Planar80mm f/2.8 標準鏡頭入門。但他覺得同樣一隻設計鏡頭,裝在哈蘇與Rolleiflex上無法相提並論。最主要是由於雙眼相機的結構優勢,它更堅固而小巧,所以製造誤差也更小。再者它是雙眼,上頭由對焦屏對焦連動時,下方鏡頭也跟著動;一旦上方看清楚了,也就表示對焦正確了;這比起用反光鏡對焦的哈蘇更加準確。


        另一個優點是沒有簾幕的鏡間快門,拍照時機身震動更小。哈蘇500系列、或其它SLR都含有反光板彈起的問題,在大多以拍風景為主的120相機上便是個大問題(放大後一點震動就會看得很清楚);這一點若用手持,Rolleiflex會好得多。


        當然我同意如果是要認真的拍風景攝影,縮光圈用腳架還是必要的,因為這樣能夠求得較長的景深、較少的震動。不過如果要用中型相機而兼顧機動性,TLR無疑討喜得多。


        一個先天缺點是它是雙眼相機,就跟135 裡的Leica M系列一樣(見 相機介紹(3) — 堅實的德國工藝:Leica M7  一文),拍微距會有視差。雖然Rolleiflex 推出了很多近攝鏡片,去彌補這項缺點,但我想會選擇TLR相機的人,心中都有了它的定位,不能拍微距並不是考量的重點。這方面哈蘇或其他日本製相機彈性大得多,有很多鏡頭可以選,要拍微距或望遠都不是問題。


圖:Rolleiflex TLR的結構簡圖  
              上方為取景對焦用的鏡頭,下方是拍攝鏡頭,兩個鏡頭連動。拍攝鏡頭依各型號不同,主要是蔡司與信乃達提供。
               Fuji X-M1+ 16-50mm   (翻攝自2005 年 日本出版  6x6 相機 Hasselblad & Rolleiflex)

中型相機介紹 Rolleiflex 結構  

圖:哈蘇相機 構造簡圖    (翻攝自2005 年 日本出版  6x6 相機 Hasselblad & Rolleiflex)
                由反光板對焦。鏡頭全面採用蔡司鏡頭。

中型相機介紹 hassselblad 結構  

 

135與120片幅比較


        雖然我這裡是講Rolleiflex,還是給各位幾張圖,介紹135與120底片的差異。這是翻攝自日本2005年某專書,介紹Rollei 與哈蘇的。135 底片是24mm x 36mm,而120底片以Rolleiflex與哈蘇拍的來舉例,是66片幅(精確的說是56mm x 56mm),這是屬於德國相機與瑞典相機的獨特片幅。如果是日本作的相機,有645 (6 x 4.5)、67(6 x 7)、68(6 x 8)、69(6 x 9)、612(6 x 12)、615 (6 x 15)、617 (6 x 17)等等,其實用的底片都一樣,只是單張片幅越大,一捲所能拍攝的張數越少等等。比方說一捲120底片,如果我用6 x 6可拍12張,則6 x 7只能拍10張而已。


圖:135底片與120底片大小差距 
               左側可見同樣用標準鏡頭拍攝同一場景,兩種底片的畫面比例與視角不同。
              右側圖示是以 135底片大小為基準,與645、
66、67、68、69等等比例的差異。

135與120底片大小比較  

圖:Rollei迷心中經典的 Rolleiflex 2.8F (已停產,我的不是這一台)

Rolleiflex 2.8F  


        數位科技日益發達,所謂全片幅135 相機畫素已經達到四五千萬了,但是真正輸出的畫質還是跟底片放相有一點差異,特別是立體感。所以有不少人還是著迷於中型相機、甚至大型相機;因為片幅越大,放大到相同比例比較不易失真。我更愛的是那種TLR的操控樂趣,那是現代高速數位相機DSLR比不上的。


        下次,我將介紹我用Rolleiflex 的愉快經驗。

 

arrow
arrow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