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個月前,一位老爺爺坐在輪椅上,由奶奶與兒子陪同來求診。她們說老爺爺在年初罹患小中風,後來卻逐漸變得不能走,這情形維持到現在仍然沒有改善,所以經過家鄉鄰居的介紹來找我。


        老爺爺七十多歲,皮膚紅潤,配上微禿的白髮與滿臉皺紋更顯得可親。我仔細替他做神經理學評估,四肢力量不差,也沒有平衡神經受損的情況,應該不至於無法走路;但是他雙手有細微的手振,加上四肢些微的僵直,下肢尤其明顯;走起路來則像是機器人,剛站起來時跟轉身時就會不知所措,甚至雙腳會打結。


        我心裡大概有了譜,詢問家屬說爺爺是否有大小便失禁?是否常跌倒?記憶力是否比過去退化?得到的幾個答案都是肯定的。


        初步判斷,爺爺臨床上看起來應該是有不只一次的小中風才對。看了看爺爺在外面醫院使用的藥,並沒有會造成類似行為表現的後遺症。我懷疑是因為多次小中風造成肢體協調不當,俗稱的『血管性帕金森氏症候群(vascular parkinsonism)』。


        帕金森氏症候群 (secondary parkinsonism)和大眾熟知的帕金森氏病乍看之下會有點像,都是走路走不好,容易跌倒、、、。對於患者與家屬而言,感覺上都差不多,但其實兩者是有差異的。典型的帕金森氏病只是單純腦神經退化產生的疾病,比較好控制,也容易評估病情進展,而帕金森氏症候群通常是其他原因直接或間接造成類似的表現,例如腦中風、水腦症、外傷、失智症、或內分泌失調、、、等。在帕金森氏病的相關研究,台灣已經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患者也多半能得到很好的照護;但是對於更普遍、更多樣化的帕金森氏症候群,有些原因是可以矯正的,有些則是只能緩解(例如中風或外傷造成)。必須先根據可能的原因一一釐清,才比較能對症下藥,或推估患者的預後。


        替爺爺安排了一些檢查。抽血顯示血糖控制還不理想,其他內分泌都算正常;而腦部確實如我推論,有多次腦中風及萎縮。所以血管性帕金森氏症候群應該是合理的判斷。

 


        與家屬詳談,告知可以使用藥物來緩解爺爺的病症惡化或再度中風。但是多次腦中風後,就像是電腦主機出問題,明明有力量卻協調不佳;對於步態不穩,復健還是最根本的辦法。那就像教小孩子重新學習走路一樣漫長,患者也許會因此感到挫折沮喪,但身為家屬得更有恆心與愛心才行。


        爺爺的兩位兒子很孝順,但都在北部工作,所以我請老奶奶就近在南投附近的醫院尋求復健協助,至於藥物則回到我門診調整。

 



        追蹤數個月後,爺爺的步伐已經可以看出進步,只要我在一旁示範「腳抬起來- 跨出去- 踏下去」,他就可以照口令做而不至於讓腳黏在地上。不過老奶奶卻嘆氣道,爺爺老是嫌累,對於踩腳踏車等課程願意配合,但作夾彈珠等等活動就會發脾氣,理直氣壯的說「我又不是小孩,為何要夾彈珠?」她像是在照顧老娃娃一樣,很累。


        我語重心長跟爺爺說,那些復健動作都是為了促進肢體協調能力而設計的,只要勤就能補拙。話鋒一轉,向陪同來的兒子們叮嚀說:「你們最了解爺爺的性情,儘管住在遠方,也不能把壓力留給奶奶獨自承擔;有空多回去探望,用哄用騙、或用強迫的都行,要帶爺爺去復健。」至於爺爺,則是從頭到尾坐在輪椅上,用紅潤而慈祥的臉望著我,就像是個老娃娃。


        這趟回來,感覺上爺爺的步態又改善了些。只要輕微提示就能轉身、跨步,家屬看起來都很高興。兒子說,以前爺爺喜歡去公園找朋友下棋,近半年來因行動不便就很少去;現在家屬每天半強迫帶爺爺走去公園,雖然不是很遠的路,但一則可以運動,二則看老朋友。他們讓爺爺知道,「想找朋友就得自己走路去」。


        我笑了!這不失為一個好動機。照顧老人就像娃娃一樣,視疾病類型與患者個人特質而有不同作法。醫師能做的只有對症下藥,至於要看到顯著進步,家屬還是得多費心才行。


插圖:
Contax T3攝、Fuji neopan 400 黑白

公園老人  


本文原刊登於民國99年10月30日 聯合報健康版:巴金森氏症候群  耐心哄騙老娃娃


延伸閱讀:

劉秀枝教授專欄:太極與醫療

病友打太極  帕金森症獲改善

 

arrow
arrow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