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前一年在弟弟拍攝的青藏之旅相片中,看到一排電線桿『浮』在水面上。乍看之下似乎當地鬧了水災,不過行前也沒時間去細究了。後來才知道,這裡就是中國境內最大的鹽出產地『茶卡鹽湖』。


        這天下午驅車趕去鹽湖。領隊李先生說要在幾點之前趕著進去,不然就關門了。這一趟共三團本來是應該一起行動的,但我們這一車卻常常殿後,只因在路旁看到什麼景致就停下來拍照;幸好這團成員多是老師或喜愛按快門的女孩子,所以我也能拍到想拍的畫面而不被催促。


        趕到入口處跟管理員好說歹說,總算可以購票入場。前兩團的人早進去不知道多久了。我沒有去過台灣的鹽田,不知道那到底應該長什麼樣子。但是入口處那堆積如山的鹽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圖: 鹽田大門


       

        鹽田工人調來了一部火車,大家促擁著坐了上去,司機還提醒說風大,帽子別飛掉了。我坐過了很多次的小火車,沒有一次感覺像這樣特別。一開始也是在陸地上行走,慢慢的感覺逐漸開入了淺淺的水中;而周圍的景緻也陸續有了變化,四周看起來就像是湖一般,但領隊解釋說,湖水底下是數十公尺厚的堅硬鹽田。強風吹來了猶如海水的氣味,讓我更確信,一路上看到的這一片反光強烈、猶如白雪般的湖水,確實是鹹的。

圖: 運鹽的火車 
      一路開過來發出碰撞聲音, 感覺上整台快要散掉了



圖: 父母和同行團員
       


圖: 鹽田
      靠近鐵軌的水面大概只有幾公分深而已, 其實都是結石的鹽塊
 


圖: 一望無際的湖面




        話說青藏高原最初是位於海底,因歷經地殼變動而隆起,茶卡鹽湖也就這樣形成了。這裡供應全中國極大比重的鹽(詳細比例我已記不得了),所以這裡工人們每年固定要開採一定數量的鹽上繳中央。在冬天以前工人們得加緊趕工,雪季後才得以偷閒。有一說是這裡的含鹽量足以供應全中國上百年不成問題,更是令人吃驚。因為中國並不是只有這座鹽湖而已。


        這條鐵路的緣由也是很妙,據說過去運鹽相當不便,多年前曾有一位大學生想到建造鐵軌,於是一路挖到哪兒就建到哪兒,以利開採後的鹽塊後送。後來才逐漸開發出觀光的另類用途。


        此時已是下午六點多,陽光卻仍曬得眼睛睜不開。火車就這麼一路載我們開到鐵道的盡頭,停在四周幾乎都是水的地方。感覺像是身在孤島,天地之間只有這條鐵道能帶我們回家。沒有人下水去踩踩看水下的湖面是否堅固,不過看起來是無庸置疑的。


        附近有一批工人揮汗如雨的工作著,前面鐵道仍未建好呢!來時的鐵軌則歪七扭八的,想不通剛才是怎麼順利把我們載來的,更別說是運送笨重的鹽塊了?然而這確實是奇觀。大家紛紛站在水旁拍照,我也終於看到了弟弟相簿裡那一排『浮在水面的電線桿』。


圖: 到達鐵道終點, 大夥下車參觀



圖: 曬得黝黑的鹽田工人



圖: 母親; 後方是剛才經過的鐵軌



圖: 鐵道前方, 浮在水面上的電線桿



圖: 迎著夕陽踏上歸途

 


中型相機Rolleiflex FW系列、Fuji RVP 100正片

圖:查卡鹽湖

茶卡鹽湖  

 
arrow
arrow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