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傍晚到了基督城,那是一座綠草如茵的城市。在前面那篇文章我有寫過,最初出團前得知的行程是第十天整天都會待基督城,最後一天上午才飛離紐西蘭的;但因為班機改了,變成第十晚就得飛到澳洲過夜,最後一天才飛回台灣(這時沒有直飛紐西蘭飛機)。這讓團員們感到錯愕,因為本來想到基督城過夜兼採買物品的計畫就無法實現了;但旅行社官網也沒更正,領隊甚至雙手一攤,表示本團出發後才得知行程改變,這讓團員對於加利利這種號稱歐美旅遊專家的旅行社多所怨言。儘管此行還是有些不錯的規劃(例如在奧克蘭安排烹飪學習課程與駕帆船,見 紐西蘭(1) — 奧克蘭 伊甸山上、烹飪學校 、以及 紐西蘭(2) — 奧克蘭 乘風破浪 ),然而我不敢刻意在部落格上推薦這家旅行社了。
但是事已至此,該玩的還是要好好玩。我也安慰其中一對最想在基督城購物的夫婦們要看開一點,旅遊總是有些不確定性。我在1999年跟隨鳳凰旅行社來九天行程,印象中對基督城曾有一面之緣,但似乎只是在某地標前拍照留念而已。基督城是全紐西蘭受英國殖民影響最深的地方,我很嚮往能夠到雅芳河撐篙,就像到英國劍橋一樣。這一次,我完成我的心願了。
圖:基督城大教堂 側面
Canon 5D攝、 24-105L
簡單睡了一晚,迎接我們是晴朗的天氣,最適合照相了!巴士帶著我們來到雅芳河周圍下車,在牆上就可以見到兩岸的景致截然不同。一面是一所醫院,而另一邊是個公園。茂密的公園與綠樹壟罩河岸,這種景觀應該是台灣難得一見的。
圖:雅芳河畔 繁花似錦
我們魚貫下車,老遠就已經看到河上有撐篙船。領隊簡單帶我們到小木屋,跟大家介紹撐篙的歷史。
其實我一直覺得河流會賦予一個城市(城鎮)不同的生命力,這點後來在湖南鳳凰古城、義大利威尼斯也有印証。所以我到每一個地方,都很喜愛搭乘小船觀察兩岸風光。
大家很有默契的分成六人一組輪流上船,領隊當然耳提面命叫我們不要因拍照而忘情隨意站起,掉到河裡他可是不負責的。我很想做第一排,可以看到前方風景;但卻又想坐最後一排,和船夫做近距離接觸,實在很掙扎!最後還是選了第一排。
紐西蘭的船夫多英俊瀟灑、高頭大馬,我想像當船兒穿過小橋時他們都如何應付?只見前方那艘船的船夫低頭施展下腰,就這樣平順的過橋了,不禁佩服他們的身段柔軟。
圖:雅芳河搭撐篙船
圖:另一對坐船尾的團員 與高大的船夫
圖:撐篙船
圖:船夫彎腰過橋
實際搭乘才感覺,在鳥語花香的城市搭船真是一種悠閒,時間變慢了!特別是配上南半球暖暖的陽光,這種『奇檬子』是平時很難感受到的。
河岸邊的醫院步道上有不少病患與家屬就這麼坐在草皮上作日光浴,我想在這裡即便住院也是一種幸福。除了醫療之外,大自然﹙陽光、空氣和水﹚對於身體就是一種治療,而基督城正是一座大公園。
圖:岸邊的醫院 許多人曬太陽
下船之後,我和麗來到河邊的小木屋,這裡有些划船工具可以讓人拍照,但我們主要是跟帥哥合影留念,畢竟這種地方要再來不容易。
圖:船屋
圖:與船夫合影
沿著河岸走去是基督城的中央公園,一個不知比台灣大安森林公園大上幾倍的公園。這時正值春暖花開,鳥叫蟲鳴不斷,讓我驚奇的除了鮮豔的花朵,更多的是許多枝葉茂盛的老樹。我對樹木品種沒有研究,但在台灣,可能你得到深山裡才能見到這種數人才能環抱的「神木」,但在基督城公園裡卻是隨處可見,交通便利,而且各有各的造型。若非仍有行程,真想隨興躺在樹蔭下小憩。
圖:基督城公園 雅芳河穿梭其間
圖:繁花似錦
圖:和平的大鐘
圖:讓人想乘涼的樹蔭
圖:戶外教學的學生
我帶了這台Rolleiflex FW,一趟蜜月旅行拍了不少照片,但就在見到一顆大樹時停步下來。他的枝幹呈現如同巴掌形狀,枝葉在午後艷陽下透出迷人的光影。我心中大喊,這趟帶這台相機來真是帶對了啊!可能只有正方形構圖能充分捕捉它的美感。
圖:讓我驚艷的大樹們
圖:另一棵大樹
圖:大樹 枝幹粗到嚇人
圖:回到教堂前的廣場
圖:廣場
紐西蘭蜜月行就這樣結束。回到台灣後,每每看到這批照片,就會想起當地溫暖的陽光與各種美景,尤其是這裡的大樹。
2011年時紐西蘭發生大地震,歷史悠久的大教堂毀了,殊為可惜;然而我看到那則新聞時卻在想,我拍的這棵大樹還健在嗎?是否仍能生生不息?希望它能跟紐西蘭人的冒險犯難精神一樣,長長久久。
中型相機 Rolleiflex FW部份、Kodak ektar 100 彩色負片
圖:基督城大教堂 據說在大地震時已震毀
圖:雅芳河畔
圖:雅芳河撐篙
圖:我最喜愛的大樹 我將這幅取名"春意盎然"
註:
我的好友、東森氣象主播淑麗非常喜愛這棵大樹。所以我送了一張放大照給她掛在辦公室,還提供她這張照片在早安新聞專欄裡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