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趟的行程會繞到林芝地區。這地方在之前的旅遊節目上較少介紹到,我也只知道所謂前藏與後藏而已。然而聽導遊說起,林芝有西藏的江南之稱。在廣大的西藏裡,這裡算是水氣比較滋潤的。
林芝北高南低,由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一帶延伸自印度洋而來的水氣,造就了這裡豐富的林象。這裡有座千年巨柏林,還盛產各類野菇與農產品。沿著林芝地區有一條尼洋河,水色淺綠,一路上伴著我們前行。尼洋河可以說孕育了林芝地區的命脈,造就了西藏地區的豐富農產,一如長江之於中國的魚米之鄉。
圖:公路上遇見的彩虹
Pentax *ist Ds+ 18-55mm
圖:尼洋河公路 與『中流砥柱』巨石
尼洋河上的月光
一路上,李先生不時會播放著西藏的樂曲給我們聽,有時他也會隨著唱和。有一首歌很有味道,團員們問起這首歌的歌名,他說這叫『尼洋河上的月光』,是沈文程唱的。大家更好奇了,於是他娓娓說出這段往事。
在2003 年,李先生協助沈文程的『大冒險家』節目到西藏拍攝的期間,在拉薩大昭寺 (見 青藏采風 (26) — 大昭寺、八角街 )裡看見許多藏人磕長頭。沈文程看到有一位蓬頭垢面的小男孩努力的磕著長頭,好奇的透過導遊詢問他的由來。原來他已經在這裡待了許久,每天都在這裡磕長頭。
詢問寺方喇嘛得知,小男孩住在尼洋河岸、近太昭古城旁,母親生了重病在家。由於母親的畢生心願是能夠到拉薩,在大昭寺佛祖前磕十萬個長頭,所以男孩和父親商量,由父親開車載著男孩到大昭寺來,由他為母親磕這十萬個長頭,祈求母親病情能夠好轉。小男孩一天大約磕三百個長頭,目前已經待了九個多月了,再沒多久磕滿十萬個長頭,他就要獨自跋涉千餘公里回到家中去看母親。
聽完小孩的故事,所有工作人員都為他的孝順與虔誠動容。雖然他這段時間都借住在大昭寺旁的民居,大家還是贊助了他一些金錢。
事隔幾天,採訪隊伍開拔到林芝地區。那一夜沿著尼洋河趕路,車子正好路經太昭古城附近。導遊提到說,在大昭寺遇到的小男孩家應該就是在這附近。
在停靠尼洋河畔休息的時候,沈文程看著河面上皎潔的月光,沒多久就寫下了這首曲子。
這是這首歌的歌詞:
彎彎的河水呀,緩緩流過山崗。
紅紅的桃花呀,靜靜吐著芳香。
個兒小小的兒郎,趕著成群的牛羊,
慈祥的母親啊,正在煮著酥油茶。
東邊那個月亮升起的時候,
他就要背起行囊,沿著河、順著光,
越過雪白的米拉山。
他要到遙遠的拉薩,在大昭寺的菩薩面前磕頭上香。
因為那是母親,這輩子最後的願望。
尼洋河上的月光,像那母親的淚光,
思念著那個遠方小兒郎,流浪在他鄉。
尼洋河上的月光,依舊那樣的明亮,
盼望著那個遠方小兒郎,早日回故鄉。
啊~~~兒郎,
何日回故鄉。
望著窗外滔滔河水,請李先生重新播放這首曲子,那感動又自不同。
圖:尼洋河 河水滔滔
圖:米拉山口
太昭古城
車行沒多久,就經過了太昭古城。這裡有座吊橋可以穿越尼洋河。沿途可以看到許多新舊交雜的藏居。一個地方的建築總是可以反映他的文化特色,看到路旁趕工的房子,總是方形的窗子,套用鮮豔的顏色;招牌也是一樣的字型,一如其他地方見到的。
來到這裡彷如與世隔絕。雖然在西藏期間的絕大多數時間都讓我有這樣的感覺,但那大半是見到絕美風景之餘的讚嘆。這裡建築並不突兀,人也不少,但是大家不是忙著整理農務,就是坐在路旁悠閒的轉著經筒,對於我們這些過路客絲毫不放在心上。她們不像風景區的小孩吵著跟你要文具,或像攤販急著跟你推銷紀念品或要跟你合影然後要錢,只是專注於自己的生活。來到這個小村落,時間變慢了;我不再行色匆匆甚至避之唯恐不及,而是試著拍出她們的虔誠。
人,旅途中最美的風景。
圖:太昭古城 紀念碑
圖:吊橋
圖:山頭上的佛塔
圖:修建中的民居 工人們坐在門前休息
圖:民居 類似的招牌,鮮豔的門窗
圖:家畜
圖:藏民
圖:藏民
哈蘇 xpan寬幅系列 reala 彩色負片
圖:尼洋河流域
圖:中流砥柱 巨石
圖:橫跨古城的吊橋
中型相機Rolleiflex FW系列、Fuji RVP 100正片
圖:尼洋河 中流砥柱
圖:太昭古城 吊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