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先生在去年三月因為全身抽搐而失去意識達二十分鐘,子女將他送來本院。雖然腦波沒有異狀,但電腦斷層顯示有多次舊中風跡象。從家屬的描述幾乎可斷定當時曾發生過全身型癲癲(俗稱『大發作』)。根據評估後給予抗癲癇藥。而他也在一周後出院。
四月初他曾因再次抽搐被轉送到外院,事後聽起來是沒有按時吃藥導致發作。想不到隔了一個月他又來了。這次主訴在家裡常常發作,而且覺得全身不對勁。這次他對自己病症顯得很不安,一再抱怨上次外院醫師並沒有完全解決他的問題,他認為吃太多種藥了,怕有副作用、、、結論是『他比較信任我』。我安慰他說,我和外院醫師用的藥雖不盡相同,卻都是治療大發作相當有效的藥,應該不必多慮才是。
讓我比較困惑的是,張先生住院後仍然抱怨說每天都在發作,最多可達二三十次,家屬也都指證歷歷(其中一位家屬甚至對他頻繁的抱怨感到不耐),但是醫護人員卻從未真正看過他發作。家屬說患者會在端坐時或走路時忽然向後仰,甚至因此跌倒,但不會失去意識。這聽起來和過去他的大發作型態並不相同。
某天我正詳細的詢問發作型態,他卻沮喪的告訴我住院期間感覺還是一直在發作,很怕自己治不好了。隔了幾秒忽然「啊」大叫一聲,身體往後傾,手臂緊繃。我愣了一下問他,現在是在表演平常發作型態給我看?還是此刻真的在發作?他很生氣的說:「當然是正在發作!」此刻我確定他的意識是清楚的。如果像他這樣型態每天發作二三十次以上,竟然都不會轉成大發作而失去知覺,在經驗上是比較少見的,除非是一些特殊的癲癇(例如某些『部份發作型癲癇』)。
因為無法確定診斷,我把他轉到二十四小時癲癇監測病房去。這是目前診斷癲癇的有效設備,全台灣只有零星幾家醫院具備;藉由連續性的腦波紀錄和同步錄影設備,可以觀察患者發作時的表現,同步對照腦部放電情形。這些紀錄可以幫助診斷癲癇類型、確定放電位置或作手術前評估、甚至用來鑑別患者是真發作或假發作等。而目前也被廣泛用於睡眠障礙的評估上。
在癲癇監測病房紀錄兩天後,據家屬紀錄共有三十餘次發作,但仔細比對腦波上只有不到十次的「發作」(我這裡指的「發作」是出現症狀時,腦波確實同步紀錄到異常放電)。在我和張先生平日的互動中,我不認為他是故意裝病來搏取關心,但可感受到他心情明顯焦慮沮喪。很可能是因為某些原因,讓他常誤認為自己「已經發作」了,但在醫學認定上其實並不到真正「發作」的階段(可能真有前兆,或只是單純感到不安而已),或是一種假性癲癇。
我懇切的跟家屬討論張先生的病情,請家人不要誤會他是在裝病;他確實是有癲癇的,只是事實上不如他自己認定的那樣嚴重罷了,請大家要多關心鼓勵他。
臨床上當患者遭受心理障礙,比如說壓力焦慮憂鬱等等,確實會讓癲癇更難控制。一位家屬這才說,上個月家裡發生了一些事,當時張先生正好在住院,家屬就沒跟他商量而私下作了決定,這讓身為大家長的他大發雷霆,此後就和家人鬧得不愉快。或許這就是讓他鬱鬱寡歡而導致病情加重的主因吧!
我安慰張先生說,請他不要太過悲觀,我會盡力控制他的癲癇。除了針對發作類型搭配不同作用的抗癲癇藥之外,也適度添加了抗憂鬱的藥物以改善心情。後來他的癲癇次數果然大幅減少,加上這段日子家屬的持續溝通與關心,最近一年來未再發生過任何癲癇。
最近回診,他的子女很高興的跟我說,父親因為病情控制得當,心情和食慾都變好了,也開始重新參加戶外活動。張先生開心的說「吃我開的藥比較有效」,講著講著還冒出一句『先生緣、主人福』。我聽了只是笑笑。知道他的狀況已經改善,真是令人欣慰的事。
現在藉由許多高科技儀器的輔助,已經可以更有效診斷出許多過去不清楚病因、或是難以鑑別的症狀;而新藥物的開發更是提供醫師們更多利器。每當有治療某種疾病的新藥問世,我們可以期待它的性能將會更上層樓。通常是藥效更好、更廣泛的適用性、或是較少的副作用等等。對於『先生緣、主人福』這句俚話,我相信不是偶然的,最大的『緣份』應當來自於醫病雙方的良好溝通及配合。在醫學進步的同時,醫師們正努力的提昇自己的臨床經驗;而患者想要把疾病控制好,也必須更願意信賴醫師的專業診治才行。
(本文刊登於民國95年2月25日 民生報醫藥版 『白袍心聲』專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