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題目靈感取自作家張曼娟的成名作『永恆的羽翼』。講述的是父母對子女的無悔呵護。
十二歲的青春,該是什麼模樣? 逛街、看電影、打電動玩具,或是終日躺在床上,身旁圍繞著點滴瓶和呼吸器?
在小兒神經科服務的女同學告訴我,有位小病人住院了,希望我能去跟她說說話。由於這種情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很有默契的跟她約了時間一道去看患者。
小娟第一次入院是在兩年前,因呼吸衰竭被送到急診,之後被診斷出肌無力症(Myasthenia gravis;MG)。從此過著以院為家的生活。
踏入小兒科病房,看到一個嬌小的身軀,氣切接著大大的呼吸器,看上去頗不搭調。女孩稚氣未脫,專注的讀著『哈利波特』,對我的來訪恍若未覺。對照隔壁床哭鬧的小孩,她顯得太沉靜。
在初步表明來意後,母親主動談起多次進出醫院的故事。自從小娟罹患本病後,她每天都提心吊膽。一旦警覺她吞嚥困難或呼吸不順,就得趕緊把她帶到醫院。有一次到院時已沒有呼吸,急救數分鐘才醒來;另一次更因為身體不適時正好陷在車陣中,還勞煩警車開道,到院時卻已臉色發青,費了番功夫才撿回一命。聽到她這兩次驚險的遭遇,令人動容。
從我進來後,小娟一直沒有正眼看我,主動跟她打招呼也沒有反應。是她怕生嗎? 還是太沮喪? 我想是時候了。我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告訴母親,我小時候也是得這個病,後來才立志行醫的。
母親驚訝的張大了眼,連小娟也不知不覺放下了書本,開始聽我訴說自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