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健保總額體制下,要掛號常常一號難求。比如我們醫院就規定要加號得在當天看診時間開始後,患者自己找該醫師加號。如果醫師患者實在太多了,或迫於時間壓力等因素不願看了、、、、。唉,那就「下次請早」吧!


        有一次我在下午剛上診時也是滿號,看到了三點多,一位男士敲門說要加號,替他母親掛號。我請護士詢問了一下,一般如果不是我的老患者,我是不願意加號的,因為我通常會看到六點多。


        以前常常被患者在門外吵鬧或抱怨說我醫術不好、看太慢。這通常是初次看我的患者比較會有這種情形;如果是老病號了,習慣我的看診方式的就會願意等,不能等的早早離開了。然而就是常常聽見這樣隔著門板甚至當面抱怨,雖說醫生當久了要學著有修養的接受這種辱罵,然而也偶爾會搞到心情不佳。所以我都請護士先問,並且告知我的情況;如果願意等到最後 (可能得等幾小時),不能一直吵著要插隊先看,我才願意幫他加號。


        護士問了男士,他說願意等,所以我讓他去加號。這一天果然看到快六點半,最後一號終於輪到他進來。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前一篇文章說到,我最早踏入攝影是用Nikon,而它也是很多人接觸攝影的第一選擇。後來我開始幫同學拍婚禮,因為FM2要手動對焦太慢,而且我需要強大的閃燈,因此用了一段時間的Nikon F90x。直到今日來說它都是好相機,旗艦機F5、F100之後就是它了;唯一缺點是太重,一場婚禮拍下來三四個小時,脖子快斷掉。於是我開始尋覓輕巧而又功能兼備的相機。


        在我準備考專科醫師那年,在台北FNAC (那時還在環亞百貨樓下)展出Pentax系列相機,其中幾顆星鏡吸引了我的目光,特別是銀色鏡頭 (見下圖)。前文說到Pentax 相機是父親年輕時的選擇,而它的色調溫潤,拍人也非常耐看,所以心頭浮現了一股想轉換系統的念頭。我暗想,等我考過了專科,就想把它帶回家!


        Pentax的發展歷史悠久,而且跨及135相機與中片幅包括645、67等等相機。它的好處是鏡頭由上往下可以相容,所以日本許多風景攝影大師如竹內敏信都喜歡用Pentax相機來創作。但我選擇它的初衷卻是單純由於一股情感,以及鏡頭的小巧質感。一樣是135自動對焦相機,Pentax MZ-3的等級並不能與Nikon F90x相抗衡,頂多只能與F80一樣算是中級機。它的對焦連拍不夠快,鏡頭群也不如Nikon或Canon等廠牌有些諸如大三元等等著名的焦段,但是該有的全自動、半自動(光圈先決、快門先決)、純手動、曝光補償等等都有,性能不是問題。在拍婚禮時,我為它的輕巧感到驚艷。


        許多時候我們著迷於高速連拍功能與大光圈砲管鏡頭,但那增加了機身的重量,在大半的場合並不會用到那些功能。這樣的中階機,對於我的拍攝主題來說已經夠用,所以後來我的Nikon F90x轉手讓父親使用。


圖:Pentax MZ-3 + 24-90mm

Pentax MZ-3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到了絨布寺招待所,已是夕陽西下,山頭泛著一股涼意,但大家還是從兵疲馬困中甦醒過來,紛紛卸下簡單的行李到招待所宿舍裡。這裡的宿舍其實很簡陋,乍看之下像是軍營,一間房裡四張床,沒有衛浴設備,只有一盞燈泡。用家徒四壁來形容並不為過。不過想這高山上如何能夠享受呢?這點在行前說明會就已經提過,這晚上不要想梳洗,因為水是這裡最重要的資源;況且洗澡洗頭若無法完全弄乾,會增加高原反應的風險。


往珠峰大本營


        稍作休息之後,大家到門口集合,準備搭馬車到珠峰大本營去。只見門口散著許多位馬車師傅,或坐或站,看起來閒得發慌,或許這一天到這裡來的遊客並不多。我們按分配依次坐上馬車,我同母親一部。


圖:分配馬車
        Pentax * ist Ds+ 18-55mm

往珠峰大本營 

圖:我與母親搭的馬車
 

往珠峰大本營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兩年多前,一位約二十歲的少年由母親陪同來就診。這些年來他不時會失神或喃喃自語,也曾被家人目睹過兩次全身抽搐的現象。當他獨自在家裡或騎車、工作時造成數次傷害,以致於頭皮或手臂上留下不少傷痕。後來既丟了工作,也不敢出門。


        其他醫院的醫師診斷患者有癲癇。儘管已經使用三種抗癲癇藥物,每個星期卻仍然有超過兩次以上的發作,常常導致受傷,所以在別人的推薦下來到本院找我治療。


        從病史聽起來,癲癇確實是合理的診斷。做了腦波檢查證實腦部仍有異常放電現象,核磁共振攝影看起來腦部沒有長瘤或是其他血管異常,患者也沒有智能遲緩之類的問題或家族遺傳病史,推論應是屬於原因不明之癲癇。


        少年看來無精打采,講述病情也帶著沮喪,很顯然的癲癇控制不佳對於他的身體健康和人際關係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過多的藥物或許也是造成他精神不佳的部分原因。我溫言向他與母親解釋這種癲癇大部分是找不到原因的,好消息是腦部並沒有發現任何異狀,所以如果規律用藥,應該能夠好好控制病情、甚至以後有機會停藥;而我會盡力替他調整藥物以改善生活品質。他母子倆才安心的離開了診室。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每個星期日上午,如果我沒去開會或外出拍照玩耍(現在還多了約會),通常會回到醫院去唸書或寫文章。過去住在宿舍是這樣,現在搬到外頭住了,這習慣還是沒改;恐怕得等到婚後生活有了另外的重心才會重新適應。


        我通常在中午的時候離開醫院,而走時總會習慣繞到湖畔逛逛,因為這裡有位朋友,跟她聊天可以放鬆許多。


        醫院附近的湖邊公園裡,假日常常會有形形色色的人,自成一個生態圈。(我過去就寫過一篇「湖邊閒情」)。不過我今天要講的是湖邊的一位挽面婦人。她總是拎著一個小行李箱,在週六日出現在湖邊的小亭子。這亭子上頭沒屋頂,但因為在樹下,微光透進仍顯得涼爽。


        初次見到她,是六七年前我剛買Leica M28/2 asph這顆鏡頭時,因為要試鏡頭的性能與色調而帶相機去湖邊拍照。這顆鏡頭在M機裡以銳利聞名(僅次於M90/2 AA),而湖邊有太多題材可以拍,我總是可以側面觀察到一些有趣的人與事物。


        還記得當時經過那個亭子,看到一張有趣的海報綁在柱子上,以及一個大旗子迎風吹動。那時我還不知道挽面是什麼,也不敢打擾婦人的工作,只因為海報上的字眼有趣而拍下這顆鏡頭的處女作(見下圖)。 


圖:涼亭    可以看到海報與旗子上關於挽面的好處
        這海報上的美女圖與文字,都是婦人自己剪報製作的喔!
        Leica M7+ M28/2 asph攝,  reala彩色負片

 

挽面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中尼公路


        終於到了前往珠峰大本營的日子。到西藏的行程裡,這裡是海拔最高的地方,如果說會發生高原反應,這裡是可以預期的。在青藏公路越過唐古拉山那段,忘了戴帽子而吹風導致頭痛的印象仍歷歷在心,此後一路上緊記戴帽的原則,也沒再發生過任何不適。


         聽到說早上要四點出發,團員們又是一陣哀嚎。只因為這天行程要直開到珠峰大本營附近的絨布寺去,中午前得通過哨站,事實上就是尼泊爾邊境;一旦晚了就會管制進入,那就去不成了。所以大家在三更半夜上車,帶著飯店準備的簡易早餐(一顆饅頭、一包鹹菜)出發。


       
窗外飄起了雪花,但對於穿得厚厚的我們並不覺得太冷。開著山路上卻被前頭車陣擋了下來,車輛靜止不動才漸漸有寒意。探聽之下前方在修路,只容單線通行,所以一時三刻走不了。司機們紛紛下車抽菸閒聊,對於這修路導致的塞車早已司空見慣,倒是李先生和導遊及得像個熱鍋螞蟻,擔心天亮後進不了珠峰保護區。於是和幾位導遊衝到最前方義務當起了指揮,疏導兩方車輛各退一步,好不容易慢慢將我們這團十八部吉普車通通趕過修路的隘口,繼續前進。


圖:清晨的中尼公路   攝於車上

        Pentax *ist Ds +18-55mm

前進珠峰

圖:大塞車,大家下來拍照

前進珠峰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3) 人氣()

       
        這一年的鬱金香花季,很快就過了。幸好,我二月底來得及再去一趟。


        算算去桃源仙谷已經是第四趟了。初次去是2003年,那時醫院裡的相館蕭老師跟我閒聊,問我要不要去拍照?當時醫院裡已經另外有個攝影社,聘請外面來的老師來上課,定期會去外拍,不過我沒空參加;蕭老師希望用另一種方式,偶爾邀集常去他那裡洗照片的攝影同好去外拍,每次大家各自分擔費用即可。對於我這愛拍照又沒開車的人來說,很具有吸引力,於是第一次跟著他去這個「鬱金香的故鄉」。


        這裡其實以前並不出名,不過蕭老師可是識途老馬。那年二月大清早,一群互不相識的院內同仁在他帶領下來到仙谷,面對眼前的鬱金香花田無不讚嘆。台灣也有這樣大的面積種植鬱金香啊!鬱金香於我,有特殊的故事,所以我拍了不少。(見另一篇文章  花的聯想:鬱金香)

 

圖:桃源仙谷入口  巨石
        Canon 5D + 24-105L

桃源仙谷


        聽蕭老師說,這裡的主人因為想好好經營這山谷,輾轉透過朋友介紹他,請他代為拍攝谷中風景,作為文宣。所以他那段期間三天兩頭跑這裡,自由進出都不必門票。他很喜歡這裡環境,所以也推薦給我們這些同好。那時這裡的開發面積還沒有現在大,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這天下午,風塵樸樸趕往日喀則西北部的札什倫布寺。日喀則是後藏第一大城,宗教信仰中心。但有別於拉薩近年已逐漸繁華,這裡的步調依舊顯得緩慢。你看不到街頭熱鬧的人群,大多的外來遊客,都是乘著交通工具如同我們這樣匆匆來回。 


        札什倫布寺是後藏最大的寺廟,依山而建氣勢恢弘。藏語叫『吉祥須彌山』,是黃教的始祖宗喀巴大師根敦珠巴 (後來被追封為第一世達賴喇嘛)於1447年所建;它也是黃教六大寺廟之一。自從第四世班禪喇嘛起,持續擴建本寺,極盛時期有三千多個房間,從第四世班禪起正式成為歷代班禪喇嘛的駐錫地,連尼泊爾或喀什米爾等地的僧人都會不遠千里而來。


        不過自從達賴喇嘛流亡海外,第十一世的班禪喇嘛(據說還是孩童)被長期請到北京(講難聽一點就是軟禁)後,這裡就失了主人。


        措欽大殿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建築之一,供奉著釋迦牟尼的鍍金佛像。另一殿強巴佛殿,高約30公尺,則供奉著全世界最大的強巴佛。在藏傳佛教裡,強巴佛是象徵未來的佛,又叫彌勒佛 (但和我們熟之的彌勒佛造型並不相同),在其他寺廟也看過強巴佛,但這尊坐姿高26.5公尺,光耳朵就長兩公尺多;頭部及眉宇間鑲著藏人供奉的珠寶鑽石琥珀珊瑚等等貴重金屬,令人為她的巨大及尊貴感到謙卑。



        在吉普車停好之後,第一眼見到的札什倫布寺如同一條金色長龍盤據在尼色日山畔。主體建築包括措欽大殿、白色曬佛台、以及強巴佛殿。十四座金頂在後藏的烈日下極其耀眼,特別的幾座是一世達賴、四世班禪、五至九世班禪的靈塔放置之處。


圖:札什倫布寺   依山而建、氣度恢宏
        
Pentax *ist Ds 攝

札什倫布寺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Nikon相機在攝影發展史上,是耳熟能詳的廠牌,許多機型在各時代都具有指標性的意義。而我今日所要講的FM2,則是其中相當經典的一台。

 
        過去的Nikon 最讓人注目的莫過於F系列。以前高中同學就有一台父執輩留下的F2。F系列涵蓋了Nikon所有當代的頂尖功能,而且每隔一個十年 (例如說八零年代、九零年代)才出一台,每一台就是一次功能的大躍進。我在大學時期從同學手中接觸到的是F5,就是當時(1990-2000年代)最頂級的一台;無論連拍速度、防水、對焦測光等等功能都是上上之選,當然價格也居所有Nikon之冠。


        但是我回過頭來要聊的是手上這台入門的FM2。它是一台單眼反光相機 (SLR;為Single Len Reflex的縮寫)。Nikon自1982年起生產這台機型,目的是為了做一台較小、且可以涵蓋當時功能的機械相機。完全純機械的操作,手動調整光圈快門,只有中央重點測光模式。至於對焦雖然需要手動,用的是裂像對焦屏,採疊影對焦,這跟測距連動相機 (RF相機;ranger finder)的對焦方式有點類似,你看著畫面中的直線物體就可以對。除非近視度數太深,不然通常可以很快對焦。除了需要電池用於測光外,其他完全不秏電。


        機身堅固之外,鈦合金的蜂巢式快門也是一大特色,聲音很清脆;而快門更是在當時各廠牌機械相機裡最快的,提升到1/4000秒。此外還可以使用自拍與重複曝光。也因為如此,這台入門機種獲得了許多攝影人士喜愛,包括專業記者。穩固的功能連到南北極等低溫環境都可以使用。


        父親在民國75年去新加坡時購入這台FM2,配上一顆36-72mm鏡頭。這並不是我家裡第一台相機,家裡最老的是一台民國 55年買的Pentax spomatic相機,年紀比我還大;反光板已經有點風化,測光系統也不能運作了。不過我還記得小時候父親用Pentax 拍我們的照片,特別是迷人的黑白照。Pentax 拍人像、肖像很有味道,所以我後來還是投向Pentax懷抱 (這是後話,在此姑且不多談,有興趣可看我下篇文章)。


圖:Nikon FM2 外觀  
配的是原廠 36-72mm鏡頭

Nikon FM2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此行慢慢的要進入後藏地區。車子也從本來的大巴士換成吉普車(當地講的吉普車,其實是4500-4700cc的越野休旅車)。出發前幾個月曾經在宿舍聽一位學長說,他前一年跟的旅行社在日喀則地區安排的是乘坐十餘人的中型巴士,這樣在後藏的土地上奔馳,搞的人仰馬翻;雖然路況不好是預期的,大家還是事後罵得要死;特別是上珠峰大本營路段,連司機都疑惑為何選這種車。


        李先生語重心長的說,他的旅行社在這段路都是安排吉普車,雖然總價格比起巴士要貴,但比較能夠適應險峻路況。這一點,我也是在接下來幾天才真正體驗到。
     

        你可以想像三團共六十餘人,分乘十八台吉普車的浩大場面嗎?在飯店要出發時就是這種奇景。從這天起進入江孜地區。


圖:清晨趕路  太陽從後方升起   又看到彩虹了、、、、
        Pentax *ist Ds+ 18-55mm 攝

日喀則

圖:公路旁   雅魯藏布江

日喀則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所有的冰品裡,最會讓我動心的是霜淇淋。


        從小就喜歡吃冰。記得超市裡賣的棒棒冰、整桶的冰淇淋都曾經在學生時代佔領我的胃。無論是下課後吃晚餐前、或是假日打棒球後回家開冰箱,吃點冰永遠是幸福的事。


        對於枝仔冰,離家最近的溪湖糖廠(台糖)有在賣,儘管口感單純,就是那些牛奶、芋頭、花生、百香果、酸梅等,卻還比市面上大廠賣的那些雪糕或綜合冰品好吃。儘管糖廠離家有二十幾公里,但國小時卻可以為了沒冰了而在假日跟同學相約騎腳踏車去糖廠買二三十支冰回來屯著。


        後來姨丈的弟弟在菜市場開了家賣剉冰的攤子,也才開始習慣吃剉冰。任意點選些豆類、仙草愛玉等配料,比起任何冰果室的剉冰都要來得好吃。


        到外地工作之後,開始吃些不同的冰品。雪花冰和泡泡冰應該是箇中代表。前者是在百貨公司地下街、而後者是在當住院醫師時去基隆廟口吃的;後來發現這兩種在士林夜市都有,省了些麻煩。


        不過我胃腸不好,可能真是小時候冰吃多了,現在雖然愛吃卻得慢慢吃,不然過癮之後會拉肚子。所以女友在逛街時老是替我踩煞車,叫我先想好正餐要吃什麼,不要已經熱衷計劃飯後要吃什麼冰。

 

        對我來說,愛吃卻最不容易吃到的,反而是霜淇淋。


圖:小女孩面對霜淇淋的渴望    攝於2004年彰化溪州花卉博覽會
        Rolleiflex 2.8GX    Kodak 100GX彩色正片

吃霜淇淋的小女孩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

魚尾獅公園


       
晚上去看夜景,魚尾獅公園是大家同意必去的景點。作為新加坡旅遊局標誌的魚尾獅首次亮相於1964年,這個矗立於浪尖的獅頭魚身像很快就變成了新加坡的象徵。所以後來新加坡又名獅城。
  

      
        我拍了大獅子小獅子,那隻小獅子眼神在閃光燈下彷若在哭,我笑說「大概是不乖,被媽媽罵了」。在這裡可以看到遊輪穿梭,遠處還有去年才完工、全世界最高的摩天輪,搭到高點時可以看到馬來西亞。可惜這趟實在太趕,而且聽說要先預訂(一個車廂可以坐三四十人),不然我還真希望搭看看。
 

        一路上聽著幾位女生講述共有幾隻獅子,一隻在外海,一隻在碼頭邊、、、、有公的有母的,其實我還是搞不清楚。但是曾有來過的朋友戲稱這叫「獅子吐口水」,叫我來這裡一定要拍牠;我想那就跟數年前在馬來西亞開會時,初次聽見有人把台北101形容成「套疊起來的垃圾筒」一般讓人哭笑不得。


圖:公園對面的飯店,美輪美奐
        Pentax *ist Ds攝

碼頭邊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週二晚上已經知道周三候補的機位無望了,週四才回得了家已成定局。於是在週三上午開完會議之後,各國代表say goodbye,決定跟著大家去逛。


        大家,事實上指的是同樣來自台灣的六位女生。幾位女孩們早已在這兩天翻書、或請教在地人,想了好幾套劇本路線;對於我這沒特定目標的旅客來說,到哪都無妨,跟著一群女生去逛反倒是新奇的經驗。儘管相處短短兩天半並不能算熟,我還是告誡自己,要秉持同樣身為台灣同胞的精神,盡量幫她們踩煞車,不要買得太過癮。
       

        從台灣來時氣溫是十四度,然而新加坡中午是二十八度;雖然我並不怕熱,但這種天氣出門逛到晚上確實挺累人。所以在大家共識下,選擇先分散到各shopping mall吹冷氣。其實我沒什麼想買的,很想找個角落打盹,所幸後來找到一家大書店,才撐過了那幾小時。集合之後,我發現每位小姐都有新的收穫;只有我依舊背著那只相機袋。關於這一點(身處任何環境都能買到想要的東西),女性還是佔有先天優勢啊!


圖:購物商場  充滿耶誕氣息
        Pentax *ist Ds攝,18-55mm

購物中心 

圖:購物商場外頭的裝飾

烏節路 耶誕燈飾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 Jan 25 Sun 2009 01:27
  • 希望

 

        寒流走的那天下午,我像平常一般走過兩棟大樓之間的長廊。看到窗外終於出現陽光,心頭浮現了慧的影子。


圖: 長廊   寒流當天透出了陽光
     哈蘇 xpan攝,reala 彩色負片

希望


        慧出國唸書已經快兩年了。我只知道她去年應該會回來,但是想不到聽見她的消息,會是在醫院裡。


        在下電梯時遇到慧的先生承,順口問他回來多久了?結果承的語氣帶著猶豫、、、「慧住院了!」我大吃一驚,連忙問個詳細。在徵得承的同意後,一起到病房去看慧。


        出國這段時間,慧一直有背痛的困擾。在國外醫師診斷為腰椎椎間盤突出併發壓迫神經;這幾乎是各種年齡層都可以發生的神經科疾病。然而治療卻不見效,加上體重減輕,所以才回台灣受檢。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車子沿著尼洋河岸向西行,駛入林芝地區的工布江達縣境內,到上游的巴河附近,這裡就是這天的目的地『巴松措』。巴松措在藏語又別稱『措高湖』,意思就是「綠色的湖水」。


        前頭講到林芝地區是整個西藏雨水最豐、林相最優美的地區。巴松措位於林芝地區山中,是藏東最大的淡水堰塞湖,湖面平均海拔四千多公尺,長約十二公里、寬約三公里,最深處約六十餘公尺。湖岸形狀如一彎新月,四面環山,氣候溫和,故有人把巴松措比喻為「西藏的九寨溝」。

 

        從高處山頭望下看整個巴松措,並不容易看清整個湖面,然綠樹如茵,微風吹來十分舒暢。如果沒有專人引導,穿過那段尚在修路的泥地,不太容易知道會有如此一座湖泊隱在山中。


圖:與母親合影於山頭    我雙手和身上掛的就是此行所帶的三台相機
        Pentax * ist Ds攝

巴松措

文章標籤

兼善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