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健保由於財務緊縮,對於某些高價藥物限制很嚴。在臨床醫師的角度來說,用「對患者最理想的藥」是最大的考量;曾幾何時在健保條文的諸多限制下,醫師的用藥方針也常常被動的牽著走。一下子限某些藥只能在病情嚴重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用、太輕了不能用;或是其他藥都試過了卻無效、最後才能用;或是最多只能用幾天等等。然而對患者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我一向不喜歡勸說病人使用自費的。因為違背我的個性,而且萬一不小心會落人口實、被誤以為是圖利藥廠、、、那就倒楣透了。不過常常看到一些患者,如果用某些藥「理論上、經驗上」應該會有些幫助,但「實際上、現實上」卻又不符合健保使用規範,那這時就為難了、、、或許得衡量情況,建議家屬或患者要不要自費試試看其他藥了。難怪科裡某位大老曾感嘆道:「現在當醫生,除了要仁心仁術,還得要算數。」
以腦中風來說,是神經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國內社會家庭嚴重負擔的慢性病代表。話說曾經遇過一位老者因再次中風而入院。這已經是他第四次中風了,行動能力一次比一次差,雖然他過去都有在吃阿斯匹靈(Aspirin),但依經驗來說,應該是對阿斯匹靈已經反應不佳了。
他的兒子穿得西裝筆挺的,經濟狀況看起來應該不錯。我跟他解釋老先生病情後,他很豪爽的說:「盡量治療我爸爸!有什麼好藥都用上來吧!要自費也沒關係。錢不是問題!」